1月21日,四川省进入“两会时间”。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副主席、成都市侨联常委、成都市新联会经济社会领域人士分会会长、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创始人杨丽,带来了她的建议“关于巴蜀非遗国际推广以‘他力量’促成‘我崛起’”。
“中国文化沉淀深厚,历史的长河绵延五千年,为华夏儿女积淀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巴蜀非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了巴蜀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巴蜀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冲击,许多巴蜀非遗项目正面临着消失的风险。”杨丽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丽还说,一直以来,蜀地意识强烈,开放思维不足,让四川非遗在国际国内影响力不大,这关乎未来四川非遗的发展,更关乎四川非遗、非遗人在行业以及国际的话语权。
为珍视巴蜀非遗宝贵的历史遗产,加强保护与传承,让巴蜀非遗魅力永续流传,增强巴蜀非遗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杨丽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巴蜀非遗以“他力量”促成“我崛起”。
一、借助国际舞台聚光灯,展示巴蜀非遗文化魅力。积极参与国际艺术节和非遗博览会,如:佛罗伦萨艺术周、米兰民间手工艺展等国际大展,以川味(川菜、川酒、川茶等)、川艺(川剧、蜀锦、蜀绣等)为核心重磅亮相国际舞台,让巴蜀非遗卓越风采在国际社会得以充分展示,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巴蜀文明的独特魅力。
二、借助国际友人力量,拓展巴蜀非遗国际影响力。将每位来川旅游、访问的国际友人融入“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沉浸式文旅体验中来。不仅以“三九大”为基础,进行“菜灯红”的推广活动。具体而言,“菜”即川菜,让国际友人品味川菜的独特魅力;“灯”即自贡花灯,让国际友人欣赏花灯的绚丽多彩;“红”即网红景点景区,吸引国际友人参与游览活动。更要深入引领国际友人了解巴蜀文化、非遗和民间手技艺。通过各种形式,引领国际友人成为四川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进一步拓展巴蜀非遗国际知名度。
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巴蜀非遗国际感召力。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巴蜀非遗。通过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展览等方式,提高巴蜀非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借助国外专家的力量,推动巴蜀非遗的国际化传播,提升国际地位和感召力。
四、通过国际宣传媒介,提升巴蜀非遗国际知名度。通过国际化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巴蜀非遗的国际知名度。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发布有关巴蜀非遗的信息、图片和视频,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巴蜀非遗。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提高巴蜀非遗的曝光度。
五、发挥留学生和海外侨界人士的桥梁作用,让世界更加热爱巴蜀非遗。鼓励留学生将巴蜀非遗文化带出国门,通过组织留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他们参与传播巴蜀非遗的公益事业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巴蜀非遗,同时借助海外侨界人士社会平台,不断开展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加热爱巴蜀非遗,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六、团结国际组织力量,共同推动巴蜀非遗的国际推广。通过参与国际组织举办的各类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申请国际项目资助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巴蜀非遗的国际推广。同时,借助国际组织的资源加强与世界各地的非遗手工艺组织合作,进一步扩大巴蜀非遗的国际传播范围。